2021-07-01 11:43 来源:当代娱乐网 责任编辑;田小甜
7月1日是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而这一天电影市场也将迎来一部重量级作品。
这就是由张颂文、李易峰、佟丽娅、彭昱畅等演绎的主旋律献礼影片《革命者》。
作为李大钊先生的传记影片,本片最早在北大举行了首映仪式,反响热烈,许多北大学子洋洋洒洒写下了几百字的影评,称赞本片的故事、导演和演员都十分出色,值得一看。
随后本片又在各大城市举行了超前点映,其中在北京的点映现场,孙红雷也作为观众出席,在看完影片后他幽默的向导演喊话:“为什么不找我,我哪里比于谦差?”引发全场爆笑。
令人惊喜的是陈思诚也现身了《革命者》的点映现场,他表示影片里李易峰、佟丽娅和韩庚的表演都非常精彩,更称赞张颂文“终于等来了这样一个角色。”
众多网友也第一时间给出了全五星的好评,有人被张颂文的演技折服,有人佩服于导演打破常规叙事的勇气,还有人用一个字评价:好!
看了点映口碑,相信很多人的期待值已经拉满了,而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好奇点在于,今年的献礼影视剧扎堆出现,大多数作品都是采用“大而全”的手法表现时代,而《革命者》却聚焦在李大钊一个人身上,它将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去引出一个时代?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观看了《革命者》超前点映,结果让我异常惊喜,这部影片愣是在夹缝中趟出一条新路,给我们展现了一部献礼片该有的样子。
首先,作为一部李大钊的人物传记影片,它的形式非常的高级。
一般的传记影片都会按照时间线来叙述人物生平,而《革命者》却采用了两条时间轴讲故事。
第一条时间轴是微观的,镜头聚焦于李大钊行刑前的38小时,故事是正向缓慢推进的,每一个定格都是一次情绪的推进,都会引出关于过去的回忆。
第二条时间轴是宏观的,讲述了1912年到1927年之间李大钊为新中国寻找出路而上下求索的回忆。
从1912年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到1916年回国跟随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启发民智,再到1921年创立中国共产党,最后于1927年被张作霖的反动军阀折磨致死,在这风雨如晦的15年里,李大钊坚守住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革命者》在宏大的叙事里嵌套一个微观的故事。
在微观叙事中,影片采用的是纪录片一样的纪实风格,观众在已经知道结局的情况下,目睹时间的车轮无情碾压而过。
38小时,36小时,34小时…….
敌我双方在争分夺秒打一场时间战。
一边是我方组织力量对李大钊实施救援行动,一边是敌方想尽各种办法对他施加酷刑。
我们目睹着李大钊生的希望在一次次斗争中破灭,最后当那个绞刑架露出它狰狞的面容,那种希望升腾又幻灭的那种无力感直抵内心。
在历史上,军阀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对他进行了三次绞刑,李大钊是在受刑后半个小时后才断气的。
而影片近乎白描的手法给观众呈现了李大钊受刑的场面,这个微观故事也以李大钊的去世作为悲壮的收尾。
宏观的叙事手法用的是完全打乱时间线的方式,以碎片化的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带出李大钊一生的革命回忆。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不符合传统的叙事逻辑,却符合心理逻辑,试想李大钊在弥留之际,他的内心驳杂,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呈现出的一定是一种无序性。
《革命者》里的李大钊在临刑前的38小时里,也是通过一个个的触点,勾勒出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这种手法并不讨好,但却直抵真实。
我们通过李大钊的回忆,看到了时代的群像:罹难的矿工、受害的报童、军阀二代、乞丐、投机者、革命的接任者。
也感受到了回忆撕裂又重新修复:北大教书时与陈独秀的惺惺相惜、一大召开后与毛泽东的薪火相传、大革命失败后的心灰意冷。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些回忆里的人,或善或恶,却如同镜子,照射出守常先生高尚的人格。
这些回忆里的事,或喜或悲,却在油尽灯枯之时,全部化成火把,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给人以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
一个电影,两种叙事,一个采用正面强攻,一个采用插叙加闪回式记忆,导演在一部主旋律影片里玩出了很高级的结构,这份勇气值得钦佩,它也让李大钊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具体,而不是一长串编年体文字。
其次,《革命者》有着深刻的思想表达。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冰与火的碰撞。
前半段和后半段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影体验。
1912年到1927年这十多年是中国近代史最黑暗的时期,军阀混战,党派林立,列强入侵,民生凋敝,许多人是看不到新中国的出路的。
所以影片前半段就花了很大笔墨在强调这种压抑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枪杀戏,报童被杀、学生被杀、工人被杀,很多血腥的场面让人感觉非常压抑。
而影片后半段,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慷慨激昂,振臂一呼,整个画面也变得让人激动热血起来。
他和毛泽东在京城吃火锅的热闹氛围,他和陈独秀谈论革命理想时的振奋,他在面对家人时流露出的微笑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希望的曙光。
前后两种极端情绪的碰撞,其实就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往往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李大钊就是那暗夜里闪亮的火把,他把火种传递给了毛泽东,最终让星星之火燎原,照亮了中华大地。
接着,就是影片浪漫的光影视觉。
如前所述,影片一刀切开,是分为阴阳两半的。
在阴暗的段落,影片呈现的视觉效果以黑色为主,无论是昏暗的街道,还是军阀黑色的制服,亦或是李大钊行刑前的黑白画面,都用色彩直接压制了观众的情绪。
而在光明的段落里,影片呈现的视觉效果以红色为主,印象深刻的镜头有三个:
一个是李大钊在红旗下随着人群移动,大家踩着同样的节奏,仿佛在跳一支革命的舞蹈,那种心心相惜的感觉就通过涌动的红色给表现出来了。
第二个是李大钊和毛泽东站在高处眺望北京的锦绣河山,阳光洒在他们脸上,两人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
第三个是毛泽东在中共会议上讲话,这时候从窗户上射进一束光打在他的身上,共产主义精神的传承就通过一抹光给表现出来了。
最后,本片最大的亮点在演员的表演上,我感受到了惊喜和感动两种情绪在相互交织。
李易峰饰演毛泽东,韩庚饰演蒋介石,秦昊饰演陈独秀,彭昱畅饰演张学良,佟丽娅饰演李大钊妻子赵纫兰,当看到这份演员名单时,许多人估计都惊出了下巴,大家都在疑惑,他们能行吗?
可实际观感下来,这些演员都扛住了角色。
李易峰此次首演毛主席,他演出了青年毛泽东那种活泼向上的精气神,一个吃辣椒的镜头就让他诠释出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韩庚在本片中首次出演蒋介石,十年前他还是一枚小鲜肉,如今韩庚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名演员。
在《革命者》里,他的戏份不多,但在仅有的几场蒋介石和李大钊对峙的戏份里,他在气势上没落下风,演出了那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佟丽娅在本片中饰演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现实中赵纫兰比李大钊大5岁,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农妇。
影片中一场李大钊和赵纫兰拥抱的戏份,这是李大钊少有的展示自己柔弱面的时候,让人十分动容。
还有彭昱畅版的张学良,秦昊版的陈独秀,戏份不多但两个中青代演员都给观众贡献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表演。
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张颂文的表演了,他是本片的表演,也是一名大器晚成的老戏骨。
过去一年里,我们已经通过电影《隐秘的角落》《扫黑·决战》和综艺《我就是演员》见证过张颂文强大的演技了,没想到《革命者》里他的表演更上了一层楼,将全片提升了一个档次。
张颂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接到这个角色时,他就明白自己要演出一种不合理性,因为李大钊是革命的先驱,思维不同于常人,他不能用张颂文的逻辑去琢磨李大钊,而是接受既定事实,然后用四个月去消化革命党人身上的那种不合理性。
而在表演时他也诠释了一个老戏骨的风采,本片中的泪点几乎都出自他的表演,而且每次的泪点还不一样。
当他抱着婴儿呐喊时,那句“为了孩子们”戳中了我们的泪腺。
当他在行刑前剃头时,依然和剃头匠谈笑风生,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更为他的死增添了一份悲。
当他在三·一八惨案中手挽着学生冲破军阀的包围圈时,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深深触动我们。
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童年李大钊和成年李大钊同时露出了微笑则像黑夜的里曙光一般温暖人心,许多人抗住了前面全部的泪点,却被这温暖纯真的微笑给看哭了。
张颂文在诠释这个角色时也是煞费苦心,从身体都精神都经历了考验。
在拍最后一场行刑戏时,张颂文用的是真的绞刑架,几次拍摄下来他的脖子被勒出了红红的印记,可是张颂文表示只要生理极限能扛住,就要努力演完。
在最后就义前李大钊还应该有一段台词,导演一直没有想好,有一天张颂文跑到监制管虎的办公室,把自己想好的那段台词说了出来,结果管虎直接被说哭了。
这句台词就是影片中经典的“我相信”,在结尾李大钊说完“我相信”后,导演做了艺术化的处理,他让各行各业的人同时说出了“我相信”,和李大钊完成了隔空对话,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共振。
高级的电影结构,深刻的思想主题,强烈的色彩碰撞,优秀的演员团队,这些因素都让《革命者》成为一部非常独特的献礼影片。
七月,就让它带着自己的创作野心和观众来一次真正的对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