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 19:02 来源:当代娱乐网 责任编辑;黄晓晓
腾讯新闻出品新节目《明天之前》于6月13日正式登陆腾讯新闻平台,该纪录片以国际视野,探讨人类未来在新变化中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与自我相处。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揭示了人类作为个体和群体可能将会去到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未来5-10年内就将面对的变革和重塑,将视野扩大至国际范围,是“眼界即人生”的又一代表作。
首期节目《机器人伴侣》上线后,上线首日全网播放量2481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亿。腾讯新闻出品制片人朱凌卿表示:“腾讯新闻出品希望为用户真实呈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变化,让大家以此为参考提前思考如何应对未知的未来。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起点。”
联手奥斯卡获奖团队,多种形式探索世界前沿话题
《明天之前》专题节目由腾讯新闻出品联合曾获奥斯卡、艾美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等100多个国际电影、广告奖项的英国团队Grain Media共同制作。该节目着眼国际,耗时一年,特邀曾宝仪担任策划人,跨越三大洲,拍摄足迹遍布世界近二十个地域,寻访最前沿人群。
选题策划前期,腾讯新闻出品与Grain Media团队针对目前世界最新、最有可能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话题进行精细筛选,最终选定“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人类伴侣”、“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边境与难民问题”等话题进行讨论。值得一提的是,Grain Media此前参与制作的纪录片《维龙加》、电影《超级鲍勃》等均收获一片好评,成熟的拍摄技巧和独特的呈现视角,加上曾宝仪的真实探索,为用观众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除制作团队实力强劲外,主创团队策划了不同的展现形式让用户更好地体验《明天之前》中的话题讨论。节目上线首集放出《机器人伴侣》主题,采用同步直播嘉宾讨论形式,为用户提供国人视角的观点,深度探讨人与AI、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相处问题,以及人究竟需要怎样的陪伴,如何定义爱等问题。此外,未在正片中放出的拍摄素材,也将以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节目播放期间陆续放出,作为补充信息呈现给用户。
客观呈现多维可能,拓宽视野提前思考
谈及《明天之前》的创作初衷,腾讯新闻出品好雨知时工作室总监金辉表示,目前关于前沿科技的话题很多,但均离大众比较遥远。此次选定的讨论议题,均与“人”相关,更重视讨论“人”与科技、与他人、与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用最贴近大众未来的讨论方式,拓宽观众的世界视野。
据主创团队介绍,《明天之前》的话题讨论并非为了给出未来的答案。节目涉及的“不同群体相处”、“人与科技相处”、“生老病死”等议题,均是目前仍旧存在争议和变化,没有确切解决方案的问题,也是人类由古至今均在不断思考的议题。
《明天之前》以呈现议题中“人”的变化和选择为主,通过努力寻找各种层面上的人的故事,反映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以第一集《机器人伴侣》为例,片中记录了选择机器人作为伴侣的人群对陪伴和自身感受的真实想法,也体现了反对者对于人类越来越疏离和加重物化女性现象的担忧,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激发用户的对于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思考。
金辉介绍:“《明天之前》的选题不是已经存在的事实,而是对于人类发展趋势的某种预判,至于明天到底会变得怎么样?其中还有很多可能性。”因而在《明天之前》前期调研时,我们不断寻找与几个议题相关的不同人物、观点的代表,尽可能多的呈现关于未来不同的选择,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思考参照标本。
眼界即人生,关注人类发展共同命运
《明天之前》客观反映多维现实情况,是腾讯新闻出品秉持媒体初心推出的又一代表作。此前腾讯新闻出品的《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等栏目就曾从不同角度拓展用户认识世界的宽度,给用户留下较深印象,在豆瓣分别获得8.6和9.5的高评分。
同时在2019年初,腾讯新闻出品推出全新slogan“眼界即人生”,旨在从人的维度出发重新定义内容,在探索大众共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推出角度各异的原创内容,提供真实而丰富的人生参照系,让用户由人及己,引发对于自身的思考。
此次《明天之前》以国际视野,通过呈现当下全球人类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与变化,打破地域限制,将思考维度拓宽至人类命运共同体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参考方向,与世界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节目策划人曾宝仪在拍摄中最深的体会是,面对未知的未来,对世界的思考能力远比生存技能重要。
目前《明天之前》已在腾讯新闻平台上线,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前往观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