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角下的中美影视制作 ——专访北美双语制片人张蓓沁

2020-04-29 14:55     来源:当代娱乐网      责任编辑;田小甜

  现居好莱坞的双语制片人张蓓沁,毕业于上海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随后前往旧金山艺术大学继续深造,于2016年取得电影制片专业艺术类硕士学位。在国内期间,张蓓沁曾担任上海东方卫视的节目编导,在美国期间,她曾任职洛杉矶Alpha Pictures公司高级行政助理,后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人脉成功转型,从Office Lady摇身一变为专业的电影人。近三年间,张蓓沁参与制作的项目众多,其中包2018、2019年火爆国内的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洛杉矶海选特辑,同时,她还是优酷综艺《探世界》、腾讯网剧《你是我的奇迹》的北美执行制作人。

  我们的访谈在一个闹中取静的咖啡馆中进行,张蓓沁习惯性的提前了十分钟到达,她笑容明媚,开朗而风趣,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这为我们省略了暖场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她丰富的话题,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流畅、干练的表达,都在昭示着这位年轻的影视制作人对自己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热爱,也体现着一个专业制片人对于她所身处的行业的信念与思考。

  问:我看到您的工作经历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相当于办公室白领阶段,然后转型成为了职业电影人,这两种工作模式对您来说最大的区别在哪呢?

  张蓓沁:我从院校毕业,先进入大型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办公室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比较基础、比较规范化,在大型机构工作有助于个人搭建一个行业框架,将学到的理论按部就班的整合到工作中,也有助于更具体和系统地认知整个行业的现状,可以说办公室的经验给了我一个条理化的逻辑思路,是非常有益的职业开端。后来在不断地摸索和积累中,我有机会选择去做一个自由职业的电影人,我觉得这使我的事业和生活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种类的项目中去,在忙碌的同时,还要兼顾很多琐碎的事务,也包括处理一些意外的突发情况,这对自身各方面的管理能力、自控能力是一种磨砺和挑战。总体来讲,我觉得办公室经验像是一个非常棒的地基,稳固、坚实,而自由职业则像是在这个地基上建造起来的楼宇,乐趣和风险并存,充满挑战。

  问:除了办公室和自由职业的工作经验外,我发现您的经历还可以划分为中国和美国两部分,能谈谈您作为双语制片人的感受吗?

  张蓓沁: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双语影视行业目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状。在这些年执行制作的过程中,我接触到的许多国内工作人员谈起海外制作时,仍然保持着固有印象,认为只要简单的解决语言问题,事情就解决大半了。实际上,情况远不止于此。影视制作对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制作部门的沟通,如果不能具象化到专业细节,结果都可能是无效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可能讲了很多话,但最终互相根本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哪怕他们使用着同一种语言。目前海外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双语专业人才凤毛麟角,比如在2018年和2019年我有幸担任《中国新说唱》洛杉矶海选制片人,曾一度苦于难以组建出完整而满意的团队,幸好我很快就通过自己的Mentor和业内朋友搜罗到了一批优秀的影视专业留学生,参与了影视翻译和协调工作,缓解了一部分制作上的压力。但是,具有专业深度的岗位,还是非常稀缺的,比如导播、声音工程师、舞台灯光师、技术制片、电视真人秀节目制片等等,我相信这是一个亟待被填充的领域。

  
(制片人张蓓沁在2018年《中国新说唱》洛杉矶海选现场)

  问:那么作为参与过中美节目的制片人,您觉得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张蓓沁:在我看来,最明显的差异中美团队的制作理念不同吧,这是一个必须磨合的问题。充分和完善的前期筹备工作,精确到分钟的时间把控,是好莱坞团队普遍所具有的特点;灵活变通的工作模式,高效勤勉的职业精神,是大部分国内制作团队带给世界的好印象。中国团队常常对美国的工会制度、各种规范、工作时长的硬性规定觉得难以理解,而美国团队也会惊讶于中国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我认为中美团队各具优势,在很多事情上彼此可以互相学习和补充;但是如果磨合的不顺利,就会极大地增加沟通成本。

  问: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来看,您觉得有什么不同吗?

  张蓓沁: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对表达自己的鼓励。我在国内成长,对中国文化、中庸思想无疑非常熟悉,谦虚、谨言慎行等等教诲也是从小就牢记在心。到了美国之后,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和是否谦虚其实并不冲突,这只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是珍贵的,是创造的源泉之一,应该被鼓励。所以在美国,你会发现不管你身处在什么样的职位,能够勇于提出自己有建设性意见和观点,都是受欢迎的。

  问:中国影视现在也逐步走向了国际合作,很多电影电视包括网剧,都有国外团队的参与,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蓓沁:影视全球化是个必然趋势,未来还有更广阔的空间。从2015年网剧兴起,引发了一波影视投资热,带动了中国影视制作全球化的热潮。我也有幸在美国,见证了一大波网剧、网大来美国拍摄的高峰,最忙碌的月份,一个月可以见到十几组甚至几十组国内剧组。随着网剧、网大开发的不断升级和优质,国内剧组也在不断的规范化制作流程和剧本质量,近几年来美国拍摄的热潮有所消退,但是合作项目的质量有明显提升,中美团队的沟通效率也极大的改善。我相信大浪淘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最初或许是一窝蜂,但后来肯定会优胜劣汰,最终留下精华。我很期待这个过程,也非常幸运可以参与其中。

  问:作为身在海外的华人,还是一位专业的制片人,您对职业的期许是怎样呢?

  张蓓沁:首先,身为制作人,最大的满足感当然是出色的作品。那么加上海外华人这个身份的话,我希望能够化身成为国际影视的桥梁,让世界更多的看到中国优秀的作品。把中国带出去,把世界带进来,我想这不仅是我作为制片人的愿景,这更是一种使命感。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助力国内新兴导演,充分利用全球优质的资源培养更优质的团队。最近我与国内的史天导演合作的短片《配膳房的女儿》也正在积极参投各项国际电影节,影片用非常新颖的叙事方式,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视角,讲述了一段独特的回忆。我希望能越来越多的将这样有个性有内涵的中国作品带上国际舞台。

  
(电影《配膳房的女儿》官方海报)

  问:身为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双语制片人,有没有什么建议可提供给希望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们呢?

  张蓓沁:最重要的还是不断强化自己的技能,除此之外,我的建议是充分运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交资源,获得参与的机会,Be Present。不要羞于展现自己,要让别人看到你存在,听到你的声音,发现你的光芒。不论是我执行制片的腾讯网剧《你是我的奇迹》、美国独立电影《Dramarama》,还是参与制作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电影《Elyse》、奥斯卡提名摄像师Dante Spinotti的艺术电影《Now Is Everything》等等,都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业内推荐,幸运地找到了一拍即合的制作团队。所以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很重要。